行业资讯-男装品牌网

服用这个还能调节情绪 看完明白了

资讯 >

2017-10-31 15:43:17

如果哪一天你也抑郁了,或许是肠道菌群出了问题!近些年,抑郁症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不断上升,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抑郁症发病率约11%(每10个人中就至少有1个人罹患此病),目前已是第4大疾患,并且被预测到2020年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2大疾患。也就是说,抑郁症或将越来越普遍地发生,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。

在医学上,抑郁症属于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,其典型的症状包括显著而长久的情绪低落、兴趣和愉快感缺乏、意志行为减退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失眠、食欲障碍、不适宜的负罪感、有自杀企图或行为(自杀比例高达15%)、甚至可出现幻听、妄想等精神症状。

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抑郁症,科学家们探索遏制它的脚步从未停止过。而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(多数人或许想不到):寄居在肠道里的细菌群会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。

不会听错了吧?!一向被认为是头脑疾病的抑郁症,难道不仅仅是为大脑所调控,还要受这些“寄人篱下”的小小细菌来操控吗?

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的三大信使:

关于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的通讯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楚,但研究者们正在密切关注者三大魔性的信使:血清素、细胞因子、代谢产物:

1.外周血清素:肠道里的细胞产生大量神经递质血清素,它们能影响大脑的信号传导。

2.免疫系统:肠道微生物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分泌能影响神经生理学的细胞因子。

3.细菌代谢产物:微生物产生丁酸等能改变血脑屏障中细胞活性的代谢产物。

好细菌在,血清素就是多!

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Elaine Hsiao在2015年发现,一些特定的细菌代谢产物会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血清素!如果将一些梭菌转到无菌小鼠肠道里,就能看到它们分泌更多血清素;而如果用抗生素处理正常的小鼠,它们体内的血清素水平会降下来。

好细菌缺失,大脑里的血清素也少!

2011年,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,无菌小鼠大脑中纹状体里血清素明显缺乏,而这正是关系到小鼠是否更焦虑的大脑部位。

别以为肠道健康只关乎你是否腹泻或者便秘,那样的话,还真是把驻扎在肠道里的那些小小的细菌想得简单了!它们与我们,不是寄生关系,而是共生关系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!同时,抑郁症跟缺乏DHA、维生素D3也都是有关系的。

相关推荐
查看更多
返回顶部